有个热衷于养鱼的朋友,最近对养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好奇地问我:“龟和鱼能一起养吗?”因为我觉得他这是在搞笑,毕竟龟是肯定吃鱼的,但是我又觉得,这算不算是一种实验呢?所以我建议他亲自做实验来寻找答案。于是,他开始了鱼龟混养的探索之旅。
首先是选择龟的种类,我们肯定不能选太离谱的龟,例如鳄龟这摆明是吃鱼的,要选一些稍微看上去温顺的龟,最后我们决定选择这几种龟:一只黄耳巴西龟、一只地图巴西龟、两只圆澳侧颈龟和一只西非侧颈龟。那么用什么鱼呢?我提出来不如用斑马鱼吧,数量我朋友选择了20条,毕竟这样数量稍微多点。第一天,我们亲眼目睹了黄耳巴西龟追捕并吃掉了两条斑马鱼。第二天,我兴冲冲的去他家,大致数了一下,鱼缸里还剩下15条左右的斑马鱼,推测另外三条也难逃厄运。
然而,从第三天开始,鱼的数量再也没有减少。经过他每天的观察,发现那几只侧颈龟对鱼毫无兴趣,甚至连追逐的行为都没有,它们一个个温顺无比,或者说有些懒散。相比之下,地图巴西龟和黄耳巴西龟偶尔会追逐一下鱼。
鉴于黄耳巴西龟过于强势,我和朋友决定将其与地图巴西龟单独分到一个小缸中。因为黄耳巴西龟只要有食物在,其他龟很难抢到食物,而且它长得太快,朋友想要控制一下它的食量。而在小缸里,朋友陆陆续续加入了黑尾大勾、金元宝、孔雀鱼等品种,目前它们都生活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了以下结论:如果想尝试鱼龟混养,推荐选择圆澳侧颈龟和西非侧颈龟这类深水龟,它们不会追逐和吃鱼。而对于鱼类,可以选择斑马鱼和黑尾大勾等品种,它们游动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能在鱼龟混养的环境中生存。
这次鱼龟混养实验,可以说平时看上去温顺的龟,有的时候也不温顺,而真正温顺的龟,反而是深水龟。所以在我们尝试混养龟和鱼的时候,真的是要选择合适的龟和鱼品种,才能让它们和谐共处,共同成长,要不然就是单方面的碾压了。
当然了,龟和鱼的食物就是它们能否和睦相处的重要原因。
而平衡鱼和龟的食物在混养环境中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的食物类型和投喂方式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你在鱼龟混养时平衡它们的食物需求:
分时投喂:
在不同的时间给鱼和龟分别投喂。例如,可以先给龟喂食,等它们吃完后再给鱼投喂。这样可以减少食物的直接竞争。
定点投喂:
在鱼缸的不同区域为鱼和龟设置各自的喂食点。比如,可以在缸底为龟准备食物,而在水面或水的中层为鱼准备食物。
专用食物:
为龟准备专用的龟粮,这些食物通常需要在水下浸泡软化后才能被龟吞食。而为鱼准备的水中悬浮饲料,可以在水中保持一段时间,让鱼有足够的时间进食。
食物的选择:
选择适合鱼和龟共同食用的食物,如切碎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它们可以共享食物而不必担心食物竞争。
控制食量:
根据鱼和龟的大小、种类和食量来控制食物的投放量。避免过量投喂,以免造成水质问题和健康问题。
观察行为:
观察鱼和龟的进食行为,调整食物的类型和投喂方式。如果发现某一方进食不足,可以适当调整。
使用喂食器:
对于一些特殊的食物,可以使用喂食器来定点投放,比如将食物放在喂食台上,让龟可以上去吃,而鱼则无法到达。
水质管理:
定期清理食物残渣,保持水质清洁,避免食物残渣腐败影响水质和鱼龟的健康。
个体差异:
注意不同个体的食性和食量差异,有的龟可能对鱼不感兴趣,而有的则可能捕食鱼类,需要个别对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鱼和龟的食物需求,确保它们都能在混养环境中得到适当的营养。记住,混养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和适应,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