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故事石像过河乌龟吃粉少年骑虎背,清官

嘉兴府秀水县的徐必达,字德夫,号元仗,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一生做官,曾做到南京的兵部尚书。

徐公这个人,生性耿直,严于律己。从不愿与趋炎附势、阿谀谄媚之徒交朋友。所以做官很有清廉的声名。

公道自在人心。正因如此,徐公死后,得到家乡百姓的推崇和供奉。他的墓葬在秀水县的感六都乐道桥。关于徐公墓,历史上发生过四桩奇事。

一、石人渡河

康熙年间的一个春夜,月明星稀。有一个渔夫驾着小船,在乐道桥畔撒网捕鱼。忽然听到有人喊他,说是要坐船过渡。渔夫心想,过渡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又能赚点船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把小船摇到了岸边。

朦朦胧胧间,看见岸上不止一个人,其中有人说道:“喝醉了!”

岸上的人跨了一步上船,却没想到一头栽进了河里,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瞬间整个身子都被河水吞没。渔夫吓了一跳,也有些疑惑,说:“身子怎么会这么重啊?”

他急忙下水去救,没想到下到河底,摸到的却是一块巨石,说:“我明明看到是人,怎么变成了石头?看样子没有沉到水底,一定是漂到其他地方去了。”

他一次次潜下水中去找,都没有找到人。天亮了,渔夫抬头一看,远处还有两个石人,站立在河边,他急忙爬上岸来。

带着农具出来耕作的农夫,路过河边,认出这两个石人,是徐尚书墓边的石翁仲。农夫和渔夫带人一道去徐公墓前查看,原有的四尊石翁仲,只剩下一尊。

大家惊呆了,想不到石人居然能走路离开,还能搭船过河。守墓的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徐公的家人。于是,找来几十个人一道,把石翁仲抬回来,仍旧放在原处。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当天晚上前村祭神,估计这些石翁仲是过去享用供品去了。

二、大龟吃粉

乾隆初年,徐尚书墓旁有一位邻居,白天晒粉忘了收,夜里睡了一觉,醒时才想起来。于是摸黑出门,看见有一只大乌龟正伸头在粉箩里,吃得津津有味。

发现有人来了,大乌龟连忙跑开。这个邻居悄悄跟在它身后,穷追不舍,最后发现大乌龟跑到徐公墓,钻入墓门,整个过程悄无声息。

第二天早上再次去徐公墓,仔细一看,驮石碑的乌龟嘴上,还粘有白粉。过去碑是朝外的,现在却朝内,石龟的头也向内。

徐公的后人认为这件事很奇异,就保持这个样子,没有把石碑改向外面了。

三、石虎驱盗

乾隆朝末年,盗贼蜂起,居民打梆子巡夜放哨,大家夜里都睡不安宁。后来,又来了一只大老虎在乡间游荡,民众个个愁眉苦脸,说:“盗贼未灭,老虎又来,我们村子怎么这么倒霉,遭此不幸啊!”

谁知道,盗贼们听说这一带有老虎,全都不敢过来,反而一方平安。

有一个少年人,陡然看见老虎,吓得爬到树上躲藏。

老虎来到树下,虎嘴叩在地上,发出震天动地的啸声。树上的少年吓破了胆,一紧张坠落在老虎身上。

他赶紧死死抱住老虎的颈子,坐在虎背上。老虎也吃了一惊,于是奔跑。途中遇到一个人,看见有人骑虎,以为是神仙,连忙跪在地上叩拜。少年在虎背上哭笑不得,说:“你就别拜了,我也自身难保。”

老虎一路狂奔,来到徐尚书墓前。少年发现自己身下的老虎突然不动了,自己还好好的。再一看身下,却只是墓上的石虎。

他跳下石虎,回家告诉村里人,大家都说是徐尚书派老虎来驱赶强盗。

四、小偷认罪

嘉庆朝初年,有一个阴雨天的傍晚,徐尚书墓的守墓人,听到有人喊抓强盗,出门仔细聆听,发现声音来自墓中。

守墓人举着蜡烛前去探看,发现前村的一个农夫,被人绑在树上。急忙解开绳索,人已经接近昏迷。

起初以为他是遇到了强盗。喂了茶水,农夫才苏醒过来。问他事情经过,才知农夫却是来墓地盗树的,准备回家制作农具。

农夫刚刚起锯,忽然来了两个巨人。他准备逃跑,却感到四面有人将他围在当中。被抓之后,有人用他带来的草绳,将他反手绑在树上。问他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偷树,他回答说不知道。

守墓人本来准备让徐尚书的后人把这个偷树的农夫送官,农夫哀求不止,也就算了。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再来偷树,没人敢轻易进入徐公墓地。

徐尚书是万历年间的正人君子。生得正,所以死后有灵。听嘉兴人说:夜静更深的时候,经常有神灵的灯火在徐公墓进进出出。而感六都的乡民们,请道士做法驱灾祈福,道士在路边召唤神灵时,也会同时召唤徐尚书。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当然也是因为徐尚书灵验才会这样。

石翁仲享用供奉大醉归来,怎么知道不是奉了尚书之命?驮石碑的乌龟吃邻居家的粉被人追回,面向内而不再向外,怎么知道不是徐公斥责之后不敢再动了?盗贼蜂起,派老虎驱强盗;偷树的人被绑在树上,自己承认自己的罪过,明显都是尚书在显灵。所以来到徐公墓前,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啊!

我是笑谈古和今,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d120.net/afhpz/19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