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在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是从简单的微生物演化而来,在漫长的历史中,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演化出了现在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且直到今天,地球上的生物还在不断的进化。
虽然我们知道了生物的演化,但是不同的生物之间,差距十分巨大,甚至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有些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有些生物居住在陆地上,还有一些生物可以在天空中飞翔。
不过,生物的演化还算是有迹可循的,所有生物都起源于海洋,生活在海岸线的海洋生物,演化成两栖类动物,这些动物又演化成爬行类,爬行类演化成哺乳动物,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一步步的孕育出了无数种独特的物种。
但是在众多生物中,有一个物种让科学家十分费解,堪称生物学家的“噩梦”,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搞清楚这个物种是怎么演化的,它就是十分常见的——乌龟。
乌龟,是现存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之一,最早的化石大约在2亿年前就存在了,但是科学家至今都没有搞清楚,乌龟为什么要进化出这么厚重的甲壳,如今地球上的乌龟可以分为曲颈龟亚目和侧颈龟亚目,曲颈龟亚目的乌龟可以把颈部以S形缩回甲壳中,而侧颈龟亚目的乌龟颈部不能缩入壳中,只能水平翻折藏在背部和腹甲之间。
侧颈龟亚目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大部分乌龟都属于曲颈龟亚目,这些乌龟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以及淡水中,分布十分广泛,根据生活环境不同,这些乌龟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我们的印象中,乌龟都是笨重的代名词,我们下意识的会觉得乌龟行动很慢,因此还会觉得乌龟十分长寿,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乌龟的寿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漫长,大部分乌龟的寿命只有几十年,这还要归功于它们比较慢的新陈代谢和冬眠的习惯。
并且乌龟的动作其实并不慢,虽然它们背着厚重的甲壳,但是乌龟的动作要比我们想象的更灵敏,乌龟在自己所属的生态系统中,基本都是以捕食者的形势出现的,在一些河流和湖泊中,乌龟就是毫无疑问的顶级捕食者,并且因为它们的甲壳,更少会被其他的捕食者看上。
从多个角度来看,乌龟的演化都是十分成功的,但是科学家十分疑惑,乌龟究竟是怎么演化出这个甲壳的呢?它的存在就像是进化论的一个BUG,让人无法理解。
龟壳是乌龟独有的特征,自从出现之后,在2亿年的时间中,乌龟就一直保存着这种特征,科学家认为,西伯利亚杯龙可能就是现代乌龟的直接祖先。
目前认为,最早被发现的类似于乌龟的化石是——正南龟,这种爬行动物的肋骨十分紧凑,科学家认为它们正在向着乌龟演化,但是后续研究指出,正南龟的肋骨就算不断演化,也不可能相互融合,变得和现代乌龟一样,所以正南龟只是一种特殊的杯龙,并不是乌龟的直接祖先。
可能你会觉得,乌龟应该是先演化出了背部的甲壳,再演化出了腹部的甲壳,其实这种观点也不正确,因为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乌龟的祖先化石——“半甲齿龟”。
半甲齿龟仍然保留有牙齿,现代乌龟已经完全抛弃了牙齿,形成了角质化的喙嘴,同时半甲齿龟只有腹部存在甲壳,背部并不存在甲壳,这代表乌龟是先演化出了腹部的甲壳,然后再演化出了背部的甲壳,这就很让人疑惑了,杯龙基本都拥有背部坚硬的甲壳,这些化石的发现给乌龟的演化又增添了很多疑惑。
同时,半甲齿龟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这代表它们的甲壳并不是因为洞穴生活出现的,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为海洋生活,腹部出现甲壳可以避免被下方的敌人攻击,这个推测怎么想怎么牵强。
现代乌龟最直接的祖先,可能就是原颚龟了,它基本和现代的乌龟没有什么差别了,只不过原颚龟的颈部无法缩入甲壳中。
所以,直到尽头我们都没有搞清楚,乌龟究竟是为什么要演化出甲壳的,各种让人疑惑的乌龟化石,让乌龟的演化之路扑朔迷离。
不过,从大量的乌龟化石也可以看出来,在当时存在很多趋同进化的物种,这些物种都是杯龙的后代,它们对于甲壳的用途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是事实证明,乌龟对于甲壳的利用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