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三人俱为文豪除了三苏你还能想到谁

一门三学士一般都会首先想到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人都名动一时,位列唐宋八大家,都成就斐然成为千古佳话。其实历史还有父子三人比他们更牛,那就是创造了建安风骨与建安七子齐名的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他们的文学成就比七子更为突出,七子中除王粲较突出其余偶有佳作,总体成就则逊色很多。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曹操父子对后世影响很大。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省亳州市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后曹丕继位,尊父王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许劭曾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主要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曹丕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年冬-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丕诗歌形式多样,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直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叶嘉莹说,曹丕是一位“理性诗人”,有节制有反省,“以感与韵胜”。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世人皆知他对曹植的打压,其实他的文学成就也相当之高。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七步诗》名垂千古,另有抒情小赋《洛神赋》为传世之佳作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曹植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形成了华丽绮焕且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即所谓华丽壮大,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三曹父子不仅是文学大家,更兼有治世之能。三曹中普遍认为曹植成就最高,后世也多以美誉,其实风格不一、各有千秋,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d120.net/afhpz/40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