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龟少蛋或没蛋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分析

(一)气温不当影响。气温异常会改变种龟的活动规律,扰乱繁殖系统,影响生育功能。越南种石金钱龟种龟一般要在温度超过25度才完全从冬眠中苏醒,苏醒后出来活动觅食约2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恢复了在冬眠中消耗的体能和补充了产蛋必须的营养,达到产蛋状态,才能顺利地开始产蛋。往年,广东、广西地区一般在2月底气温已达到25度左右,然而,今年4月仍然是低温天气,大部分时间气温低于25度。在这种气温下,种龟从冬眠中苏醒的时间大大推迟,产蛋时间也会相应推迟。同时,由于低温天气过多,导致种龟未能及时出来活动觅食,以致未恢复在冬眠中消耗的体能和补充产蛋必须的营养,会导致产蛋量减少,甚至有些种龟会出现不产蛋。由此产蛋高峰期也会推迟1-2个月。

(二)喂养不当影响。除了气温异常,喂养不当也是导致种龟少蛋或没蛋的原因。种龟应该按照专业科学的喂养方法进行喂养,才能增强其繁殖功能,进而提高产蛋量和受精率。然而,有些养殖户粗放管理,盲目喂养,比如长期单一投喂同一种食物,或者食物的投喂量过多,导致其生殖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少蛋或没蛋,甚至导致一些种龟过早出现淘汰。

(三)环境不当影响。种龟对新环境一般都有半年到1年的适应期,有些种龟在产蛋期对环境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尤其强烈。对周围环境不熟悉、适应环境能力差的种龟会出现惶恐不安的情绪,继而出现推迟产蛋、不产蛋,甚至会出现因为难产而死亡的现象。反之则能顺利产蛋。因搬家、改造龟池等原因而改变了环境的种龟,或者新购买回来的种龟,都可能出现推迟产蛋、少蛋或无蛋的现象。

(四)采蛋不当影响。有些种龟不是不产蛋,而是产了蛋养殖户却没有发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种龟在夜里或养殖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将龟蛋生下来,养殖户没有及时发现并守护,让其他龟给吃掉了。二是有些种龟将龟蛋生在水里,让其他龟给吃掉了,或者在换水时将龟蛋冲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养殖户采集龟蛋的技术不当形成。

(五)认识不当影响。有些刚开始养龟的养殖户期望过高,急于见蛋,将未到产蛋期的龟作为完全成熟产蛋的种龟看待,未见到蛋就以为不能产蛋,主要原因是对石金钱龟的生长繁育规律认识不够。

正常情况下,野生石金钱龟在野外吃得少,长得慢,成熟慢,一般要经过8个年头(即头尾8年)才开始产蛋。而且,同一批头尾8年的野生石金钱龟(以年为现年,龟苗的出壳时间为年),有些会在第8年产蛋,有些则要迟1—2年才产蛋。也就是说,在其他情况都正常的条件下,野生石金钱龟一般要在10年左右才能基本达到每只母龟都产蛋。仿野生石金钱龟大概要6-8年才能基本达到每只母龟都产蛋。

加温龟吃得多,长得快,会象婴儿早熟一样,过早成熟,4、5年就可以产蛋。但是,由于加温龟改变了种龟的正常自然的生长发育规律,导致其生殖功能混乱,导致其早成熟、早产蛋、早淘汰,产蛋期很短,不宜作种龟,即使能产出龟苗,也会出现畸形率高,体弱多病的不良现象,令养殖效益大打折扣。

二、对策

针对以上现象和原因,为防止种龟少蛋或没蛋,宜从以下方面做工作:

(一)优化环境。要给种龟提供舒适的生活和产蛋环境。尤其是,对于刚购买回来的石金钱龟,要提供适应其生活和产蛋的环境,让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确保顺利产蛋。对于长途运输后的种龟,可添加康益达肝胃宝(纯中药制剂,对长途运输后的爬行动物的调理开食),调理肠胃,开胃诱食,使其尽快适应环境。

(二)规范喂养方法。按照专业、规范、科学的仿野生种龟喂养技术进行喂养,是确保种龟繁殖功能的关键。既不能给种龟长期单一投喂同一种食物,也不宜大量投喂食物,防止将种龟喂养得太肥,以免“长肉不长蛋”。日常喂食中可适量添加降脂增蛋散(康益达公司中草药制剂,促进龟鳖提早产蛋及提高产蛋和蛋的孵化率),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松针粉、海带粉、石莼粉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作为种龟的饲料添加剂)。

(三)规范采蛋方法。首先要为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下蛋环境,然后按照规范专业的采蛋方法进行采蛋。1、下蛋后先标记,第二天再收集;2、下蛋后用遮挡物盖住,避免被其它龟偷吃;3、采蛋后避免阳光直射。

(四)培养良好的心态。养殖种龟是一种赚钱、娱乐于一体的长期投资,要有志存高远的心态和健康豁达的胸怀,不要急于求成、患得患失。要把养龟当作一种生活和乐趣,在养龟中积累经验,提高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进而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d120.net/afhpz/5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