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图鉴常见龟鳖档案黑池龟斑点

黑池龟Geoclemyshamiltonii(Gray,)

英文名:BlackPondturtle;SpottedPondturtle

别称:斑点池龟、哈密顿

外形特征:

成年个体重1~2kg(千克、公斤),背甲长为30~36cm,属于中大型淡水龟类。

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上的印度河流域和甘吉斯河流域,其中,白斑的斑点池龟原产地主要是孟加拉,而黄斑的斑点池龟原产地是印度、巴基斯坦。

模式产地为印度。

两者之间没有生殖隔离,因此人工养殖过程中,难免出现白斑点和黄斑点杂交,这或许就是某些黄斑点池龟苗之后蜕变为白色斑点的缘故。

在出生三个月之内的幼龟,全身漆黑布满白色/黄色斑点,在野外是很适合的保护色。

背甲上的三条棱脊明显突出,与鳄龟类似。

之后随着成长背甲上的大部分白色斑点将逐渐消失,变为稀疏而较不明显的白色条纹,只有背甲边缘的条纹依旧十分显眼。

但是日常饲养的时候注意饲料量,控制生长速度的话,成体一样是可以很漂亮的存在。

习性与人工饲养:

黑池龟(斑点池龟)原产地栖息于小溪、河流、沼泽等地,适应性强,不怎么怕人。

虽然它们属于水栖龟类,但是它们的泳技并不理想,因此饲养时水深与背甲等长或略高于龟背为宜,不需要太深。

建议用龟缸饲养,再配备一个过滤器(低水位过滤泵或更专业的过滤系统组),使水质清洁,也免于换水太累,缸内环境布置成半水半陆地的两栖环境(或者设置龟晒台:青砖、沉木、石块、或人工晒台等),这样既利于它们上岸休息、晒背,又不用担心总泡在水里诱发什么水霉病和腐皮病等疾病。

曾经有一位大神发过一篇帖子,里面就提到“所有的龟类都是太阳之子。”

因为无论是淡水龟、陆龟,甚至于海龟,日常都需要足量的阳光滋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晒背”...

经常能在人工池塘看到集体晒背的巴西龟/红耳龟Trachemysscripta

给龟类晒背,可以让它们拥有更强壮的体格,对于它们的日常行为也是极为关键,包括日常活动、吃食与交配等行为。

发挥主要作用的UVA和UVB都是紫外线光,属人眼不可见的光线。

其中UVB的照射可促进龟只所需维生素D3的生成及钙质的代谢,维生素D3和钙质对于龟的骨骼发育和预防代谢性骨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太阳光晒在身上是暖暖的,这种热量对龟龟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热量不仅加速了龟只的新陈代谢,也促进了龟龟消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正常。

除此,热量还能保证甲壳与皮肤的干燥,另外由于龟壳上时常会有寄生虫,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内含有UVA和UVB光波,有杀死寄生虫的作用。

所以给龟龟晒背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腐甲、腐皮和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是一种杀菌保健的手段。

然而,长时间不晒背或者长时间爆晒,都是错误的做法。

龟类长时间缺少阳光会导致乌龟壳变软,严重者导致死亡,而暴晒则容易使龟壳干裂引发其它的病症。

大家可以选择阳光温和的时间段,每天让龟龟在浅水中晒背30~60分钟即可。

当然,不同的龟种的晒背时间略有区别,如果使用UVB灯具的话,一般情况下每天定时开启4~8小时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UVB易被透明玻璃或亚克力吸收,所以想隔着玻璃窗、玻璃缸或亚克力缸盖给龟龟晒太阳,其实是吸收不到足量的UVB哦~

“温馨提示”

最重要的是,龟友们应该选择知名厂家生产的UVB灯具,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有一些不合格产品含对人有大危害的低波UVB幅射线,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的简称)在年初,禁止所有爬虫UVB灯厂出售任何UVB灯,其原因就是因为在~年当中,不断发生爬虫受紫外线伤害的例子。

[有个参考数据:UVB的最低强度数值是要有25uw/cm2,低过25uw/cm2的UVB是没用的.合理的UVB量,最低值是25uw/cm2照12小时,而理想值是50-90uw/cm2照8~12小时]

而且由于太阳光中含有很多的光波,每种光波的功效不一,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过度的依赖晒背灯才好,定期还是要见一下“太阳”。

食性与喂食:

它们属于肉食性龟类,由于在野外是以水栖甲壳贝类动物为主食,所以颚部特别发达(这与东南亚产的马来食螺龟Malayemyssubtrijuga类似),它们也吃水昆虫和蜻蜓幼虫。

有报道称,孟加拉国发现的7只斑点池龟肚子里,除了鱼骨头、螃蟹的纤维、软体动物(螺、蚌),还有草(可能是误食?)。

在人工环境下可以喂食水龟饲料以及水草缸最怕的水栖小蜗牛(如苹果螺Maleapomum)等即可。

它们的食物应以优质颗粒龟粮为主,以蜕皮面包虫、去壳切碎的活虾肉、剪碎的活鱼肉等为辅,切碎的目的在于帮助斑点池龟更好的进食。

它们进食的动作比较笨拙缓慢,所以不适合巴西龟/红耳龟Trachemysscripta等行动迅速的龟类混养,以免抢不到食物吃而长期挨饿...

只要环境适宜,很快就会主动吃食,每天喂食1~2次即可(如早晚一次),正常来说18℃以上它们能正常进食(但建议22℃以上再喂,以免消化不良)

投喂饲料的进食视频:

15℃的时候活动量明显减少,逐步进入冬眠状态。

当气温低至15℃时,必须移入室内越冬,室温尽量保持在10℃~14℃,保持这个范围以让它安全越冬。

关于“繁育”:

首先要会区分性别,雌雄的辨别在幼龟时期并不容易,但可以由外型的差异来区别:

雄龟一般龟甲狭长,两端瘦削,雌龟则在后半段比较宽圆,雄龟背甲边缘的锯齿状较明显凸出,甲上的陵脊也较凸出,雌龟则都比较圆钝。

另外腹甲末端的V形缺口雄龟角度较小,雌龟角度较大,下两图雌龟为左,雄性为右:

成龟则由尾部的大小差异可以辨别,雄龟尾巴稍粗长:

雌龟尾巴较细短:

一般而言,自然温度下饲养,5年以上达性成熟,原产地有两个产卵期,2月~3月和10月~11月。

人工环境一般每年4~6月开始产卵,年产卵1~2次,每次5~20颗卵。

[BASUSINGH()在其繁殖池塘里发现的产卵记录,产卵时间约为3小时。记录的五窝中包含了13~36个卵。]

卵呈白色、长椭圆形,孵化期约70天。

同时雌龟还能将雄龟精子保留在体内长达五年之久,所以它们可以在交配一次后的几年内,不需要再交配就可以产下受精卵,这种特性使得它们较不易受到绝种的威胁。

它们的寿命约20~30年左右,它们具体可以活多久,同样会受到周围环境适宜程度的影响,由于可供参考信息目前还少,还望龟友善待你家斑点池,日后可以为科学数据取值提供有效的信息。

保育与现状:

黑池龟(斑点池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年ver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濒危原因?"

1)非法贸易:

在80年代,人们广泛地收集了黑池龟用于当地生活消费以及地方和国家贸易,但到年代初,可见贸易就消失了(Das,;Choudhury等人,)。

到年代后期,该物种再次出现在东亚食品贸易中(IUCNTFTSG和ATTWG,)。

年,查获走私濒危物种"黑池龟"返还来源国仪式,在红其拉甫口岸举行

自年以来,该物种已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宠物贸易中广为流行...

2)环境破坏:

Das()和Das及Bhupathy()怀疑,人类农业用地对主要河流系统沿岸的直立水体造成的压力已经影响到该物种。意外捕获、缠绕和淹死在渔网中,以及破坏筑巢栖息地也被视为对该物种产生了影响(勒克瑙红名单研讨会参与者,年9月)。

黑池龟(斑点池龟)由于是CITES公约附录1内的物种,曾经私人很难合法饲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xzd120.net/afhzp/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