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篇的图文由冯彬藏墨独家原创,书法作品版权归冯彬藏墨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今天笔者创作了一幅东汉时期曹操的《龟虽寿》行书书法拙作奉献给朋友们,笔者在众多书体中尤其擅长行书的书写,尽管写得并不是很好,但是别无其他选择。其实行书书法在众多的书体中是极惹人喜爱的一种书体。行书为何如此受人喜欢l呢?笔者认为行书不但形式美观,富于变化,而且线条飘逸灵动、章法风姿意韵,同时在书写中也不受种种规矩的约束,可以自由伸缩变化。曹操《龟虽寿》行书书法整体展示行书创作者:冯彬藏墨东汉·曹操《龟虽寿》,行书创作者:冯彬藏墨东汉·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除了以上说的原因外,笔者还认为行书的结字和布局比楷书灵活多样,又比草书好认,面世的经典作品颇多,特别是大师名家也多,如: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宋朝,号称宋四家的苏、黄、米、蔡皆为行书大家,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尚意书风,特别是米芾的书法艺术更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是除二王之外最受历代名人志士推崇的行书高手。曹操《龟虽寿》行书书法前半部展示行书创作者:冯彬藏墨东汉·曹操《龟虽寿》前半部,行书创作者:冯彬藏墨笔者认为大众喜欢行书还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行书的实用性特别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普遍使用,而且不受场合的限制;二是书写速度比楷、隶都要快,记录起来方便快捷;三是通俗性、随意性也很强,不受一些特定条件的束缚;四是观赏性强,从整篇文章看比隶、篆、楷书的线条显得更有灵动性和飘逸感,可以达到一种美不胜收的效果。曹操《龟虽寿》行书书法后半部展示行书创作者:冯彬藏墨东汉·曹操《龟虽寿》后半部,行书创作者:冯彬藏墨行书相比草书来说,虽然草书因其去繁就简,书写速度比行书更快,也有很多人喜欢,但是草书很难学很难认,很多笔画都是有固定的书法符合代替,不是专业人士根本看不懂,也没有行书普及广泛,只局限于懂草书的人去使用或者欣赏。朋友们,您对笔者的这篇图文有怎样的看法呢?请进行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