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泉州有不少民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赛大猪”庆元宵
本报讯(记者吴志明陈晓东实习生余艺虹文/图)22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安溪龙门榜头村华汤白氏宗祠迎来田都元帅诞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榜头白氏举行了热闹又精彩的民俗活动。而这其中最吸引人驻足围观的,莫过于献生前的“赛大猪”活动了。
现场
斤大猪拔得头筹
当天早晨,华汤白氏宗祠前人头攒动,炮声连天,陆续迎来祭拜的白氏善男信女。上午十点左右,“赛大猪”的六个户主就已经将早上宰杀好的大猪运至华汤白氏宗祠前,“赛大猪”活动开始了,现场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大家让一让。”人群中六个人抬着大猪缓缓来到了大秤上,“斤。”随着一声叫喊,人群中响起了一阵赞叹声,“太厉害了,这猪是怎么养的?”随后另外几头猪依次过磅,名次也很快出来了。
来自龙门村的白再成获得了今年赛大猪的第一名,他比赛的猪重达斤。第二名的白再温来自龙门村,他比赛的猪重达斤。同样来自观山村的白友金则获得第三名,他比赛的猪重达。三头猪的脑袋上分别被挂上了一块纯金的牌子作为奖励。
历史
明朝开始流传至今
据华汤白氏宗祠相关负责人白先生介绍,“赛大猪”活动作为华汤白氏宗亲传统民俗,自明朝永乐开始,一直流传至今,每年都元宵节都会举行。活动之前,宗亲就会组织人员走访华汤区域,寻找本地最大的六头猪来参加比赛,并在正月十五当天现场过磅,评选出名次。获得前三名的“大猪”,将获得纪念金牌一枚,得以流传后代子孙作为纪念。而当天宰杀的这六头大猪,不仅作为当天献生的主要祭品,也会在祭祀活动结束后将猪肉现场卖掉。在往年“赛大猪”的记录里,最重的一头猪重量达到斤。
品尝美味的元宵圆
核心提示
又是一年元宵时,每年元宵节,人们除了出门欣赏花灯外,还必须品尝美味的元宵圆。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处卖元宵圆的传统老店,天气虽冷,元宵圆却热卖。营养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元宵圆虽好,但不宜吃多。□本报记者石伟琴王丽虹张九强文/图
走访
工人通宵制作传统味道受捧
昨日11点多,中心市区金鱼巷一家老字号元宵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都在等待购买元宵圆,或与家人一起品尝,或送给亲戚朋友。“我要买两盒,一盒送给未来婆婆,一盒送给朋友。”在市区工作的永春“90后”女孩小斌说,吃元宵圆是泉州人过元宵的传统,买完元宵圆,她准备回一趟老家,让亲朋好友都品尝一下。
该店一工作人员表示,最近两天,每天至少四个阿姨同时打包元宵圆,一天能卖出几千盒。“晚上都要通宵加班,早上8点开店,晚上12点才休息,如果没有及时做好,根本来不及卖。”除了做好的元宵圆外,市民还可选购元宵圆馅和糯米粉,回家自制元宵圆。
记者来到中心市区西街,整条街上售卖元宵圆的摊点就有十多家,为了吸引顾客,有卖家还在摊点旁摆上了工具,现场制作元宵圆。只见他将一颗颗同等大小的元宵圆馅料放进装着糯米粉的滚筒里,通电的滚筒不断转动,带动着馅料在滚筒中不断来回翻滚,均匀沾满糯米粉。随后,卖家将初见雏形的元宵圆取出沾水,再继续沾粉,如此,不断重复十多次后,元宵圆就做好了。“一天至少卖几百盒。”该卖家称,一盒18个,芝麻馅的20元/盒,花生馅的17元/盒。
35岁的林女士专程来买元宵圆,她买了一盒花生馅和一盒芝麻馅。“超市里的汤圆没有传统的元宵圆好吃。”她说,每年元宵节时,她都会做好元宵圆给一家人吃,吃了元宵圆意味着新一年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提醒
选购讲究技巧老幼不宜多吃
据悉,元宵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热量较高。营养专家陈先生提醒,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差,大量进食元宵圆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儿童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贪吃元宵圆会导致消化不良;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建议最好不吃元宵圆,3岁以内的婴幼儿也不宜吃。
此外,挑选散装元宵圆时要注意,好的元宵圆个头大小应均匀,颜色应该是糯米粉的自然纯白色,无杂色。选购袋装元宵圆时,要选择那些包装密封完好、无破损和变形的产品。
相传
习俗沿袭千年源自宋代“浮圆子”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泉州百姓一家人逛花灯吃元宵圆的习俗已沿袭千年。关于元宵圆的来历,相传在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圆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乞龟
本报讯(许文龙)今天上午10点,由泉州天后宫、台湾澎湖天后宫联合举办的猴年“乞龟”活动在泉州天后宫隆重举行。
“制龟师傅花了3天时间,制作好这只米龟。”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许晓晖介绍,除夕前师傅们还将制作两条由菠萝、香蕉、胡萝卜、大蒜等组成的“水果龙”。猴年元宵节当天,泉州天后宫将邀请台湾澎湖的友人,一起参加米龟的点睛仪式。祈福活动结束后,泉州天后宫将拿出部分“平安米”,通过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发放给一些困难群众及爱心福利机构。
据了解,“乞龟”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元宵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泉州和澎湖一带。从年起,每年春节期间,泉州、澎湖两地天后宫开始联合举行“乞龟祈福”民俗活动,寓意来年幸福安康,大米龟由两岸的制龟师傅共同制作完成。民众从头到尾摸遍米龟各个部位,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祈福活动结束后,这些米将分发给民众带回家分食,隐喻“呷(吃)平安”。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泉州网、泉州通直播车昨晚启用首场为您直播年泉州元宵灯会亮灯赶紧点击“阅读原文”收看盛况!
泉州元宵民俗活动连续12年上央视赏灯看民俗精彩不断
我市设立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扶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创新创业企业
元宵期间禁放孔明灯!!!
觉得不错的话,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