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董宇辉在线给近9万人开过一次家长会,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很多朋友表示受益匪浅,希望这样的家长会多开。董宇辉响应大家的要求,再次开了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会,有20余万人参加,内容比上一次更丰富。我觉得很有借鉴价值,结合我的思考做一下总结。
上次家长会的总结详见。董宇辉给近9万人开家长会:不要焦虑孩子的成绩,做好3件事才有用
也有一些朋友认为,董宇辉还是单身,没有亲自实践过,只是有理论高度,其实,如果你不用的话,就感觉是理论,如果真正用的话就会发现其实际意义。我为什么会认同他的观点呢?是因为在育儿17年的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感同身受。你可以把这些理论代入到真实情境中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价值所在。
就像董宇辉说的,医生成为一位名医,不是非要生一次病。很有道理。
董宇辉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要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人,和孩子达成高度的默契。如果这样想,以后遇到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们一起看下董宇辉分享的5个观点。
1、接纳孩子的不同接受孩子是不一样的,不要和别人比较,要放大优点,天生我材必有用。
如果你接受不了孩子,可以这样想:
你能接受桃花和荷花的颜色不一样,你能接受梅花和杏花的香气不同,你能接受大自然如此的丰富多彩、四季变换,但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呢。
人作为自然界几乎是情感最丰富、最深刻的物种,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他们是不一样的呢?
花开的前后时间就是不一样,成熟果子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营养价值都不一样。自然物种都能不一样,人为什么不能不一样。
你可能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无法接受孩子,这是因为在一个很大的集体里,老师只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不妨看看孩子的其他方面:
比如心性。有的非常善良、非常敏感、非常细腻;有的相对大条、相对粗犷,显得有一些不拘小节;有的孩子启蒙得特别早,一开始就懂事,有的孩子则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不顾事实,总是说“你看谁家的孩子......”,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指责、打击、羞辱、讽刺、挖苦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项一项拉齐,让他承受同龄人的压力,就会把孩子逼向一个没有任何退路的角落,他唯一的反应就是反驳你,跟你争论,产生叛逆心理。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在工作中,领导拿我们和别人比较的时候,我们也会心里不舒服,认为领导有失偏颇,但是迫于要在人家这里拿工资,要混口饭吃,只能委曲求全,心里却早有怨气。
如果领导总是罔顾事实、三番五次地比较、数落,失去了尊严,让人忍无可忍,就可能会心一横,撂挑子不干,哪怕丢了工作,也要和领导据理力争。
其实孩子和我们有一样的心态,而且承受能力更弱。
我们接受了孩子,就会用温和的、理性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就能用适合孩子的正确方法教育孩子。
2、看重过程的重要性过程比结果重要,坚持长期主义,龟兔赛跑最后赢的是乌龟不是兔子。有好的过程,必然有好的结果,或者说结果已经不重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坚持做对的事情,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遗憾,不用纠结。
我们现在看到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才会着急,才想着教育孩子,让孩子尽快取得一个好成绩,孩子为此付出过的努力都视而不见,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会